七碗受至味 一壺得真趣 空持千百 不如喫茶去

文章日期:2012-05-06 11:14

先解釋「七碗」這詞。

唐代盧仝所寫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自古以來被推崇為「天下第一茶詩」,堪稱茶詩當中的千古絕唱。這詩當中就是「七碗」的由來:

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枯腸,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這詩當中所描述的「七碗」,把飲茶從「喉吻潤」、「破孤悶」到心境逐漸空靈、漸入佳境,最後飄逸欲仙,進入禪的境界的深切感受,幾乎推到了至,後世人寫喝茶詩都難以超越他的這個高度,文才如蘇東坡者,也只能加以化用。明代詩書畫印俱能的青藤居土(徐渭)對盧仝更加推崇備至,常在飲茶詩文中億用,如「虎丘春茗炒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即是。

直到當代名家趙樸初,也在這首詩篇中寫道:「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千百,不如吃茶去。」可以說延續了盧仝「七碗茶」的詩意,同時也引用了唐代高僧從禪師「吃茶去」的禪林法語,自然貼切,生動明了,是詩人領略茶味的寫照,也是體現茶禪一味、茶禪相通的佳作。

【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喫茶去】

個人解讀白話文的意思為:

喝茶包含了古人所描述「七碗」由淺入深的絕妙意境,非常值得細心品味,雖然小小一壺茶卻是因為帶給人無窮體驗而趣味盎然,就算修持千百篇佛經文,所悟出的禪機還不如吃茶來得多呢!

資料參考:

http://www.hkbuddhist.org/magazine/508/508_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