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綠茶與紅茶之分?烏龍茶與包種茶又有什麼不同?還有鐵觀音茶、東方美人茶、凍頂茶、普洱茶等等千奇百樣、五花八門令人眼花撩亂的茶葉名稱。

文章日期:2009-08-03 16:41

為什麼有綠茶與紅茶之分?烏龍茶與包種茶又有什麼不同?還有鐵觀音茶、東方美人茶、凍頂茶、普洱茶等等千奇百樣、五花八門令人眼花撩亂的茶葉名稱。其實,茶名由來,有的以製作差異而有區分,例如:輕發酵條索形狀之包種茶與重發酵半球形狀之烏龍茶。也有的因產地不同又有不同的稱呼,例如嘉義縣石山區的烏龍茶叫作珠露茶;南投縣頂山區的烏龍茶叫做凍頂茶。再者,更有因地理因素而有當地特色的茶葉,例如大陸雲南的普洱茶、臺灣新竹的風茶。

常見茶名代表介紹

烏龍茶

            原本所有茶樹種都是自然野生,非人為刻意培育。相傳古代有一茶農出外茶葉,偶遇一株有黑色蛇盤旋其中的茶樹,該黑色蛇馴溫和不咬人;茶農采其茶葉作成茶,結果味道奇佳,故留住栽培,又因喜龍怕蛇,所以定名為烏龍茶。烏龍茶隨時光流逝經驗的累積,逐漸發展出各種改良品種。例如青心烏龍種、軟枝烏龍種、大葉烏龍種等等。另外,烏龍茶也是適於製作「半發酵」烏龍茶的各類茶樹品種的代表,例如金萱茶、四季茶、翠玉茶等等

包種茶(清茶)

包種茶與烏龍茶製作方式同為「半發酵茶」,但與烏龍茶區別製作時發酵輕重;包種茶屬於輕發酵,烏龍茶為重發酵。包種茶外型大都為條索形狀,烏龍茶為半球團狀。早些年茶農將製成的茶葉以每四兩作為一包,包成四方形狀包,在其上蓋印茶名與茶行,俗稱為「包種茶」。

綠茶

         綠茶屬於不發酵茶,綠茶作法乃茶葉收後隨即殺(蒸和炒),以高溫破壞酵素活性,抑制茶葉發酵,所以綠茶茶葉留有大部分的茶葉成分,茶性新鮮且自然、可以體悟茶葉最原始的滋味,但不適合胃弱、易失眠及孕婦等人飲用。

紅茶

      紅茶屬於全發酵茶,跟綠茶恰恰相反,茶葉成分(葉綠素、咖啡因、茶鹼及維他命等)較其它茶少。綠茶刺激性強烈,紅茶刺激性低微。通常可以冷飲和熱喝,更可以隨意加入調味料,例如牛奶、檸檬、水果等,是廣受歡迎的茶葉。

普洱茶

        普洱茶乃大陸雲南省的名茶,屬於後發酵茶,也就是說在茶葉製成,茶葉本身繼續發酵作用,茶性隨時間越久越來越溫和,氧化的程度愈較完整,茶味自然越陳越香。

風茶

        椪風茶乃臺灣知名夏茶,製成時間在端午節前後。據說,早年新竹、苗栗一帶的茶園發生蟲害(茶小綠葉蟬),茶葉被啃食剩下帶絨毛的茶芽,有一茶農不願損失采下茶芽製成茶葉販賣,結果因口感特殊大受歡迎,茶農告訴鄉親這個好消息,但大家不相信其話,認為不過是吹牛膨風,於是「風茶」的名聲就因此而來。由於其茶葉外觀白毫顯露,枝葉連理,黃、紅、褐、白、綠五色相間,有如花朵;英國女皇對其口味讚賞不已,但其外觀鮮豔可愛猶如絕色美人,又出自於東方,故曰「東方美人茶」。由於風茶風味特殊,略帶蜜蜂香,如果在其上加上幾滴白蘭地,就是「香檳烏龍」。

鐵觀音茶

        鐵觀音茶得名自有其各種傳說,大都托言神明和君王的賞識。有人說,清朝時福建安溪有名叫魏蔭的茶農,篤信佛教非常虔誠,早晚上香獻茶於鐵觀音廟。某日廟前冒出茶樹,魏蔭采其茶葉作成茶,結果滋味醇厚,香氣濃郁持久,魏蔭本身為鐵觀音菩薩信徒,感其茶葉外觀呈現鐵灰色,所以培育此茶種為「鐵觀音茶」。另有一說,一名叫王士亮先生,在南岩山下發現此茶種,製成茶葉受清朝乾隆皇帝讚賞,定名為鐵觀音。

香片

          香片又稱「花茶」,屬於一種調味茶,此乃因其為茶葉與各式鮮花拌合制而成。例如:玫瑰紅茶、茉莉綠茶、桂花烏龍等等。

冷凍茶

        在製作半發酵茶步驟中,茶葉收下來後,經過室外日曬萎凋、室內靜置萎凋,隨後炒及反復揉至初幹為止,以大都已深夜時分。如果繼續進行團揉製作程式至全部完成作茶步驟,往往是隔天上午以後,非常辛苦。所以有些茶農就將進行到初和初幹步驟的半成品茶葉冷凍起來,防止製作到一半的茶葉因持續發酵變質損壞,等到隔天睡飽醒來,再繼續剩下的制茶過程。有好事著將此經過冷凍的半成品茶葉,當作產品販售,稱之為「冷凍茶」。

頂茶

        凍頂茶產臺灣南投縣,為鹿谷鄉茶區的特產,相傳清朝年間,有鹿谷鄉人林鳳池先生遠赴大陸福建考舉人,返鄉時從福建武夷山帶回幾棵茶苗種與鹿谷鄉麒麟潭邊山丘中,此為凍頂茶的起源。實際上言,凍頂茶應該是指出產自鹿鄉凍頂山麓一帶的茶葉。

松柏長青茶

          松柏長青茶出產南投縣名間鄉的松柏嶺,屬於八卦山脈的山茶園,故總統蔣經國先生任行政院院長時至該地視察品茗,特別命名松柏長青茶。該茶區茶園栽培管理及收,大量以機器化作業,產品豐富整齊,是臺灣最大宗茶葉產區。

高山茶

         生長於海拔一千公尺以上,俗稱高山茶;高山地區終年氣溫較低,雲霧籠罩,早晚溫差大的氣候優勢是培育高級茶葉的最佳條件。

有機茶

            所謂有機茶就是說,茶樹在生長過程中使用有機肥料而不用化學肥料,採用人工或機器式除草而不用農藥除草劑。病蟲害之防治採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栽育防治,以杜絕病蟲傷害。如此透過適當的耕作培育而製作出的茶葉謂之有機茶。

青心烏龍: 或稱烏龍、正、軟枝烏龍等,分佈於全省各茶區,   其樹型低矮、擴張,枝葉茂密但抵抗力較弱易生病蟲害;其葉脈色澤較淡而明顯,宜製作成包種茶及烏龍茶。

四季春:屬於天然雜交再由茶農篩選之品種,其葉肉稍厚形似武夷,茶湯醇厚甘韻、風味高雅,品種略帶花香,十分受到歡迎。

          台茶十二號: 別名金萱茶,樹身屬橫張型葉面淺綠色呈橢圓形,抗病蟲害的能力強。

       台茶十三號:  又名翠玉茶,樹型稍為直立,葉片綠色呈橢圓形,大小又較台茶十二號大,萌芽期則比烏龍早一周,抗病性則較金萱茶弱。
      

一日之計四季春茶

     用最深遠的香氣,喚醒一整天的活力。這就是四季春茶的魅力,不要懷疑,這種茶種是屬於芽條變異種,在大自然的孕育下,自然產生的芬芳氣味,製造過程精細,更可以表現出這種茶的香味。

       頂級珍藏翠玉-理想半斤包

     臺灣茶葉改良場研發改良的臺灣茶,問世至今將近1/4世紀,是許多愛茶者的最愛,其茶水澄澈金黃、喉韻極深、帶有淡淡花香,是一種大眾口味的茶,每年收兩次,數量稀少。

生茶
    
焙火以業界的術語來說是指二分火以下,亦即粗制茶經過整理挑梗等精製過程後,將茶葉再稍加乾燥,尚保持原有茶葉的香氣、色澤,此種茶又稱為「清香茶」。

熟茶
     

將挑梗整理後的茶葉,再以較高溫較長的時間火,一般認為此種茶的火在六分火以上,茶葉焙火成黑褐色,香氣轉為熟果香火香,此茶也稱為「濃香茶」或「老人茶」。如故總統經 國 先生命名南投名間鄉的「松柏長青茶」及苗栗縣的「明德茶」; 謝東閔 先生命名的苗栗縣「福壽茶」、嘉義縣石卓的「阿里山珠露茶」;李總統登輝先生命名桃園縣龍潭鄉的「龍泉茶」、桃園縣蘆竹鄉的「蘆峰烏龍茶」、新竹縣關西鎮的「六福茶」及台東縣鹿野鄉的「福鹿茶」。

臺灣茶品質管理

為促使茶葉品質均一化及茶葉價格的合理化,臺灣省政府農林廳及茶業改良場配合有關縣市鄉鎮單位,積極輔導以鄉鎮為單位,實施嚴格的分級包裝,以促銷茶葉,穩定市場。
各茶區實施茶葉分級後之包裝,可依各茶區之特色,設計出各種不同之包裝盒,並配合分級之需求,將茶葉的品級標示在包裝盒上,以達到分級包裝之目的,目前己實施茶葉分級包裝較成功的茶區舉例說明如下:
一、 臺北縣文山包種茶以梅、蘭、竹、菊等級別,並分別訂立銷售價格。
二、南投縣鹿鄉公所、農會及凍頂茶葉生產合作社將茶葉分級後以梅花之朵  數代表品級,以五朵梅花為最高品級
三、南投縣名間鄉的松柏長青茶則以松、柏來分級
四、南投縣竹山鎮的茶葉則以茶花朵數來分級
五、桃園縣龍潭鄉的龍泉茶,在茶葉包裝盒上,則以一條龍、二條龍、三條龍    來表示茶葉品質
六、龜山鄉的壽山名茶,在包裝盒上,則以一級品、二級品、三級品來表示品級。

冷水泡茶 特殊口感 顛覆飲茶傳統

誰說茶一定要熱熱的喝才好喝,現在有一種新喝法叫做冷泡法,就是用冷水來沖泡茶葉。冷泡茶顛覆了傳統用熱水沖泡的方法,它的好處是沒有繁複的沖泡過程,而且方便攜帶,由於健康意識抬頭,茶飲料早已成為冷飲市場的主流,而且冷水沖泡還可以減少咖啡因釋出,不會帶有苦澀的味道,但對於習慣用熱水泡茶的人來說,要嘗試改變口味,恐怕很難吧。

臺灣茶泡法

本省的飲茶風氣逐漸盛行,一方面是因為茶為一種天然健康飲料,二方面是茶易於買到,也容易沖泡。泡茶和飲茶的方法很多,諸如利用玻璃杯、陶瓷杯、大茶壺和茶藝泡茶的方式。 一、陶瓷杯或玻璃杯泡茶為一般人在家中或辦公室中常用之簡便方法,但因茶葉與茶湯一起浸泡,易使茶湯苦澀難喝。

二、大壺茶
  比較實用,但要按一定的比率來放置茶葉與水量,一般標準比率為 茶葉:水=150,大約沖泡56分鐘後,把茶湯倒入另外的容器內,再慢慢飲用;如須同壺再泡,加入開水即可,但宜加長沖泡時間。


三、茶藝泡茶
  茶藝泡茶是比較講究,而具有生活藝術的一種方法,首先得準備一套茶具,包含茶壺、茶杯、茶船、茶盅、茶巾和煮水器等。其沖泡法如下:
(
)將茶葉置入茶壺內,置入量約為壺之1/3?1/2
(
)沖入開水,蓋妥壺蓋第一泡約60即倒出,倒茶時應來回倒入茶杯內,以求茶湯濃淡均勻。但常有人將第一泡茶以數秒鐘沖泡後,倒入茶杯和茶盅內,再倒掉不喝,此乃為提高     茶壺及茶杯溫度,以促進茶葉香氣的揮發,稱之為「溫潤泡」。
(
)要喝第二泡時,再沖入開水,往後每一泡茶時間應順延15?20秒,即可倒出飲用。

臺灣茶葉產制銷演變及其發展

一、臺灣茶葉產制銷演變
.茶葉生產演變

    臺灣茶葉在滿清時期及日據時期,是主要的外銷物產,同治4(1865)台茶開始輸出,同治8(1869)首以「臺灣茶」(Formosa Tea)名義輸出美國。之後自同治9年起,臺灣茶在海外之身價愈來愈高,接著制茶貿易開始,外國商人來台試圖再制茶葉,或購買粗制茶者逐年增加,茶價因而漸次騰貴,一方面栽培亦開始隆盛,向來未被重視而灌溉水未能到達之丘陵地帶,遂被開墾成為茶園。1873年烏龍茶市場欠佳,臺灣茶商將滯銷茶葉送往對岸福州再制為包種茶,此即臺灣製造包種茶之動機,之後,從對岸來台經營包種茶之再制者逐年增加,遂建立台茶之生產基礎。光緒19(1893)烏龍茶外銷量高達9,800餘公噸,1896年台茶輸出金額占輸出總額的51.4%。
  臺灣光復後以製造紅茶、綠茶供給外銷為主,外銷量占產量的75?85%,臺灣光復後十年間是臺灣茶葉的黃金時代,當時就有「南糖北茶」之美譽。茶與糖、錦麻、蠶絲、樟腦、洋菇、蘆筍等等都是臺灣  

早期的外銷經濟作物,這些經濟作物後來不是因成本高無法與國外產品競爭,就是被其它替代品所取代,唯有茶能夠經由產品的研發且不需向外國採購原料,因而自外銷產品轉型成功為內銷產品。1971年代,工商業發展快速、台幣升值、工資上漲、台茶外銷漸失競爭力,產業結構面臨困境,政府乃轉而輔導拓展包種茶與烏龍茶內銷市場,外銷量減少到占總產量的11?20%左右。1983年政府廢除「制茶管理規則」的限制許可制後,還茶農,並成立觀光茶園,輔導茶農自設加工廠,鼓勵種植改良新品種,教導鑽研制茶新技術,茶農自產自製自銷,又適逢當時臺灣經濟起飛,國民所得增加,飲茶風氣漸盛,加上茶藝館業適時興起,助長內銷需求的顯著增加。

    茶園面積由光復後最高面積48,442公頃(1959),逐年減少,至2002
19,342公頃,由於茶樹品種的改良及茶園栽培管理的改善,使每公頃產量維持在1,100公斤左右,因此茶葉產量近十年來基本維持在2萬噸左右,其中以南投縣為最大宗約占總產量的50%。茶葉市場的轉移也引發臺灣茶園空間的變遷,亦即台茶外銷縮減,使素以外銷為主的北部低海拔茶區在失去海外市場後,又受限於茶園本身茶樹老化,所產制的茶葉品質不佳,難以攻佔國內市場,但因位置適宜成為北部都會區工商住宅及休閒遊憩用地爭取對象,致使茶園日漸縮減;中南部高海拔茶園產期較北部為早,可於冬春茶青黃不接時搶先上市,獲致較佳價格,致使茶園不斷擴增。迄至2002年,南投縣以(8,099公頃)躍居第一,依序為臺北縣(3,258公頃)、新竹縣(1,344公頃)、桃園縣(1,190公頃)。若將臺灣以大安溪分成南北二區統計,則北部茶區約占40%,南部茶區占60%。

茶園管理工作繁重,目前已有收、剪枝、中耕除草、施肥、深耕、病蟲害灌概及搬運等項機械廣獲農民使用,對於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擴大經營面積已有顯著成效。尤其茶葉採摘最需耗費人工,1970年推廣單人採茶機,
1976
年推廣雙人採茶機,又在民國1983年于宜蘭冬山、北坪林、南投名間茶區成立機茶園示範,建立機茶園管理,對於茶園經營與台茶發展貢獻良多。1971年代初期,由於內銷茶葉市場興起,同時由於制茶機械的改良與小型化,農家已有足夠資金設置小型茶廠從事茶葉製造,因而發展成為自產自製自銷的經營型態。尤其南投、雲林、嘉義、北、台東、花蓮等地的新興茶區最多,估計達6,000餘家。

茶樹為長期性作物,種植年後即可開始採摘,其後可作數十年之收穫。據農林廳「1993年期臺灣農產品生產成本調查報告」指出種茶的獲利性較其它對抗作物(如鳳梨、柑、柳橙)高出數倍,根據農業統計年報,2001年茶葉生產量為19,837公噸,以單價每公斤180元計,產值為35.7億多萬元,占農產品生產總值1%;對照目前中高海拔產區茶價的實況,估計茶葉產值在100億元以上。此外,從消費觀點而言,茶在臺灣國民飲食中仍居重要地位,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農產品之一,基於此,農委會在「農業綜合調整方案」中,亦將「茶葉」列為19種重點發展專案之

茶葉消費演變

在日常生活裡,茶已成為大眾化的飲料,飲茶是一種嗜好,也是一種享受,在醫學上,茶已成為保健的重要研究題材。台大醫學院生化所 林仁混 教授研究即指出近20年來茶的生化與藥理作用之研究,綜合許多文獻報告證實,可歸納有抗氧化等9種作用。
茶,這項中古世紀就吸引西洋商人遠渡重洋東來採購的高附加價值農產品,雖然在台曾一度中落,但最近幾年內能迅速翻身,再度成為臺灣農村最富經濟價值的產業,必須歸功於幾項特殊的推廣策略,例如:茶樹品種的改良及茶園經營管理的改善;1975年開始,省農林廳重視內銷宣傳,透過電視、報紙等傳播,鼓勵飲茶,並積極辦理制茶技術講習、觀摩及優良茶競賽、展示、展售等活動及宣導國人飲茶,因此內銷茶逐年增加,茶藝館逐漸興起而取代盛極一時的港式茶樓飲茶方式。

根據統計,國人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費量已由1971年的0.27公斤激增到2002年約1.56公斤(蘇格蘭人年消費量最高為2.60公斤,中國大陸為0.40公斤),30年來年消費量已增加5.4倍。據研究,臺灣茶葉消費型態(consumption pattern)10年改變一次,1971年代由於茶葉大部分是供外銷用,因此年消費量不高。1981年代以後,由於國民所得不斷提高,對飲茶也逐漸講究,高品質高價位的茶葉相當暢銷。此種情形,可從高海拔的茶園擴增,以及獲得評鑒獎的茶葉暢銷得到印證。此外,飲茶結合休閒、飲茶習性改為較便利的袋茶(tea bag)及罐裝飲料茶,亦增進了茶葉的消費。1991年代,由於休閒風氣盛行,臺灣各地茶藝館如雨後春筍,茶葉消費與休閒、產業文化相結合,再加上消費者將茶葉視為有益健康的時尚產品,因此國人每人每年的平均消費量於1991年以後激增為1公斤以上。有3項影響茶葉消費的重要趨勢:第一是消費者在買茶時非常重視茶的口味或喜好,第二是茶葉產品的多元化發展,第三是非常重視飲用安全。 
  根據運銷專家的看法,在運銷策略上,欲擴張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需求,從技術上發展新產品或產品的新用途也是重要方法之。現代飲食保健潮流,講求營養機能、嗜好機能及生理調節機能之三項要求,而近代科學驗證,茶葉具有此三大機能,故以茶葉為基材或配料開發茶葉多元化產品,可迎合現代人飲食保健觀念,促進茶業發展。茶業改良場為開創台茶發展新局面,擴大茶葉消費型態及增加茶葉消費量,近10餘年來積極研究開發完成各類茶葉多元化產品,如即溶茶、罐裝茶飲料、茶果凍、果茶、餅茶、茶葉枕、茶糖、粉茶、茶葉、茶雞尾酒、茶面、茶蛋、茶冰品、茶佐餐調味品、茶錠等,並經常配合其它機關辦理多場茶葉多元化產品展示與品嘗活動,頗受消費大眾好評。部分產茶鄉鎮農會亦推派家政班班員至茶改場研習多元化產品之製作,之後再回鄉傳授其它班員。部分茶葉多元化產品也由廠商加以商業化生產,消費大眾可就近至量販店、超市、茶行選購。

粉茶及其加工產品近年來也頗受消費者喜愛,粉茶系列產品在199710 被農林廳列入「少量多樣化」產品之一,以少量避免產品滯銷,以多樣化促進消費者購買欲。粉茶研發是源茶葉中有益成分,單純依賴傳統沖泡飲用方式很難完全攝取,因此直接食用茶葉可提供人體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食用纖維,同時兼具有飲用茶同樣之效果。「粉茶」系利用茶菁心芽或一心二、三葉經簡易加工程式後再適當研磨成細微性均一的粉狀茶。粉茶除了可以當做飲料直接飲用之外,兼具可食用、可做食品添加物、調味料、食品天然色素等多用途的一種新型態茶製品。利用粉茶製成的加工產品有很多種,如茶饅頭、茶包子、茶菜包、茶西點、茶葉面、茶蛋捲等,部分產品並已商業化生產。

因應社會環境變遷,生活忙碌與緊湊,產業界研發出便利性的茶飲料,藉由茶飲料的發展,紓解了臺灣中下級茶及夏茶生產過剩壓力。受到日本風行罐裝茶飲料之影響及業者之促銷,臺灣罐裝茶飲料於1989年逐漸興起,尤其是民國81年對「新新人類」市場的訴求成功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由於業者廣告訴求的成功,促使茶飲料銷售額於1993年首次超越碳酸飲料。爾後,茶飲料的銷售高峰雖隨消費市場求新求變的潮流逐漸消退,但2002年的銷售值仍達135億元,仍舊是所有飲料銷售第一名,每年有3.8%的成長。隨著市場的日益競爭,各廠競相推出紅茶、烏龍茶、綠茶、果茶、花茶等各種飲料,眾多品牌競爭,1999年及2000年茶飲料的新產品推出數量分別為87103種,廠商主要是為了造成風尚得到消費者好評。至於實際飲用情形,根據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2002年的調查顯示:清涼飲料飲用率最高的是烏龍茶飲料(74.1),其次分別為運動飲料(73.7)、包裝水(73.5)、綠茶飲料(72.3)。茶飲料雖早已走入低糖時代,但直到2002年,無糖茶飲料的銷售量才比2001年足足成長一倍,它能被消費者所接受,此與符合喝茶這項已成國飲的飲食習慣及健康消費意識抬頭不無關連。此項產品從整體佔有比重來看雖微不足道,但它帶動了更多低甜度飲料的成長,更具宣示性意義。